医院电话:028-83632835
医院地址:成都市青白江区华金大道二段999号
纪委办公室:15390069313
专项治理举报电话:15390069313


益气活血散系四川省首届十大名中医之一陈绍宏教授的自拟方。陈绍宏教授从医50年,不仅对治疗危急重症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而且对一些慢性病(颈动脉斑块)亦有独特的经验。益气活血散由人参、丹参、川芎、三七粉组成,具有益气活血通络的功效,陈教授常用来治疗气虚血瘀型颈动脉硬化疗效显著。我院老年病科袁杰科主任作为陈老学术经验继承人,方便患者服用,将散剂进一步加工制成丸剂,将其活用于门诊病人,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患者廖某,男,64岁,2019年10月15日我院颈动脉彩超提示左侧颈总动脉斑块及右侧颈内动脉探及1.8 *5.0mm弱回声斑块,持续半年服用我科临方炮制益气活血丸,于2020年4月8日复查斑块为右侧劲内动脉探及1.5mm弱回声斑块,斑块较前缩小,嘱患者继续服用,随访。
患者曾某,男,50岁,2019年1月20日于我院查颈动脉彩超提示左侧颈总动脉斑块形成,经3月时间持续服用益气活血丸后2019年5月6日复查颈动脉彩超提示未见确切异常回声,斑块治愈。
颈动脉斑块乃西医病名,属中医颈痹范畴,陈绍宏教授认为气虚血瘀型患者乃因素体禀赋不足、内伤虚损、病程日久或年老气虚导致,气虚无能推动血行,脉络失养,血行不畅,瘀阻脉络;病久入络,损伤血管内皮功能,血涩为瘀;瘀久影响气血化生及脏腑功能,加重气虚,虚瘀夹杂。常症见:头晕、疲倦乏力、自汗、心悸怔忡、胸闷胸痛及肢体麻木,舌质紫暗,舌有瘀斑瘀点,或舌下脉络瘀紫,脉沉弦或涩,或结代等症状。方中人参补气,川芎、丹参、三七活血化瘀通络,上四味药打粉制成丸剂,标本同治,共奏益气活血通络之功。将补气和活血化瘀两大治疗法则相结合,在治疗中既重视气虚,亦不忘血瘀,瘀由虚生,瘀阻脉络,立足气虚血瘀这一根本。川芎为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根茎,味辛,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功。属活血化瘀药。研究表明,川芎有效成分为川芎嗪,有阿魏酸钠可拮抗内皮素(ET) 受体和 ET 效应,能增加一氧化氮 (NO) 合成,减少血栓素A 2 (TXA 2 ) 生成和促进前列环素 (PGI 2 ) 产生,为一种新型钙离子拮抗剂,具有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动脉血压,改善微循环,降低红细胞及血小板聚集性,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等作用。丹参始载于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其味苦,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等作用。属于寒凉药,丹参作为我国的传统中药,含有重要的心血管活性成分丹参酮ⅡA, 具有改善微循环、抗缺氧、抗缺血作用。研究表明丹参具有改善血液流变学、抑制血小板聚集、提高纤溶活性、改善机体微循环状态、清除自由基、抑制氧化应激、 阻止心肌细胞的钙离子内流等多种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丹参有降压调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人参始载于《 神农本草经》,人参味甘、微苦,性平,归脾、肺,心经,大补元气。研究表明,人参皂苷单体 Rb1 能够对高血压症状起到缓解和保护的作用,并且可以阻滞高血压的发展过程,,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降低细胞内钙浓度以及抗血管内皮氧化损伤的功能有关,从而可以使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并且对心肌细胞起到保护作用。 三七始载于《本草纲目》,味微甘,具有化瘀功效。研究表明, 三七或其总皂苷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并使血液黏度降低,扩张心、脑血管。三七抗冠心病的有效成分为黄酮苷,能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从而改善心肌供血、供氧,恢复心肌供氧和耗氧之间的平衡,起到加强侧支循环和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颈动脉斑块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好发于颈总动脉分叉处,目前认为与老年人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根据是否产生相关的脑缺血症状,分为有症状性和无症状性两大类。临床中大部分患者以无症状患者为主,可通过多普勒超声、血管造影等检查确诊,颈动脉硬化性疾病的治疗包括生活方式的改变、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主要以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及他汀类药物稳定斑块为主,缩小斑块甚至消灭斑块的作用微乎其微,且可能损害患者肝肾功能,手术治疗都有一定甚至较明显的副作用,难以达到长期治疗和预防的目的,使用受到一定限制。中医辨证、辨病相结合,据证立法,依法谴方,依方谴药,理、法、方、药丝丝入扣, 使方证有机结合, 疗效卓越。中药药源丰富,不良反应少,疗效比较确切,能够根据辨证论治灵活组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我们应努力发掘更多具有显著化斑疗效,让更多的患者受益。